20180630【我们的人才还在向外跑】

桃园outlet吃饭,和邻桌闲聊最近的中美贸易战问题,遇到一位哈工大的师兄。惊讶的得知师兄9年前毕业,已入美籍,可能他很久没有听到任何和母校相关的消息了吧。听我是师弟,拉着我和我絮絮叨叨讲毕业时候想留校结果各种狗血的往事,讲起他担心孩子将来美国和中国都不好待,讲起他老婆回家就哭着不想回去。

我听了很难过。

我受到的教育,可能适合批量培养大量我这样的工程师,资质普通倒也不笨,数据分析也做的来,处理问题也不至于但一辈子也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程师。

普通工程师当然也很重要,没有我们这些基本的小喽啰,中国经济也无法取得这些年的进步。但是在一些高端技术的至高领域,光靠喽啰就不行了。中国人口那么多,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量如此庞大,一流的创新性科技人员怎么看数量和比例都太低了……

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体系中,我从来没有受到太多真正鼓励创新求知的。如果说基础教育是打下基础对创新要求不高的话,那高等教育对创新的鼓励真的是太失败了,有几个认识的高手师兄都选择待在日本和美国不回来了,虽然一个两个真的没那么重要,批量的离开,长远来看,这个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们的科技发展。

我从上大学进实验室的第一天起,我就知道我一辈子都没法去做一些拓宽人类认知边界的事,还有一些博士同学还在某学科的人类认知边界上努力的去啃。资质如我一样普通的人很多,但是也都曾受到了基本的高等教育。倘若扔掉一切,只求一个基本的温饱,就有机会跟着一个惊才艳艳的师兄或者前辈做一点边角工作,能够为真的拓展整个人类认知做一点事,陪着天才们靠着一已之力改变整个世界,我觉得愿意飞蛾扑火的人不在少数。目前来看,很多惊才艳艳的人还在往外走。

我想,如果没有当初毕业时候的林林总总狗血事件,可能师兄就留下来了吧,我想也许国内高校又会多一个有理想有实力的科研人员了吧。一千个一万个师兄师姐留下来,可能就会多一个天才,想必在芯片或者高端机床等某一领域的贸易战里也会多一分底气吧。

@2018-06-30 15:31
Comments
Write a Comment